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。它是一種"從外治內"的治療方法。是通過經絡、腧穴的作用,以及應用一定的手法,來治療全身疾病的。以通經脈,調氣血,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,使臟腑功能趨于調和,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對治療:頸椎病、腰椎病、頭痛、面癱、失眠、關節類疾病、婦科病、減肥、不孕不育等有良好的效果。
艾灸:艾純陽之性,通十二經脈。艾灸具有回陽、補氣血、活血化瘀、去濕驅寒、活絡筋骨、增強免疫力的作用。
刮痧:疏通經絡,調行氣血,扶正祛邪。對于有實證的患者,如外感風寒,外感暑濕 局部肌肉強直以及現在人越來越多的頸椎病 肩周炎 腰背痛等癥,可以通暢經脈和氣血,起到治療作用。
理療又稱物理治療,是應用自然界的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素,如聲、光、電、熱、電磁、機械及放射能等作用于人體,以預防或治療疾病的方法。在頸椎病及腰腿痛及其他骨科勞損性疾病的保守治療中,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,也是較為有效和常用的治療方法。但是,一般來說理療起效比較慢,每天一次,一個療程十天到兩周左右。
用特制的牽弓滯和裝置,對人體某部位進行牽拉練習。目的是增大椎體間隙和椎間孔,解除神經根的壓迫和椎動脈的扭曲,緩解肌肉痙攣,使凸出的椎間盤復位。常用的有治療頸椎病的頸椎牽引、腰椎間盤突癥的骨盆(腰椎)牽引以及改善和增進四肢關節功能的功能牽引。
拔罐法又名"火罐氣""吸筒療法",古稱"角法"。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,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生負壓,使吸著于皮膚,造成淤血現象的一種療法。古代醫家在治療瘡瘍膿腫時用它來吸血排膿,后來又擴大應用于肺癆、風濕等內科疾病。建國以后,由于不斷改進方法,使拔罐療法有了新的發展,進一步擴大了治療范圍,成為針灸治療中的一種療法。
推拿是醫生用雙手在病人身體上施加不同的力量、技巧和功力刺激某些特定的部位來達到恢復或改善人體的生機、促使病情康復的一種方法。它是"以人療人"的方法,屬于現在所崇尚的自然療法的一種。由于它的方法簡便無副作用,治療效果良好,所以幾千年來在我國不斷的得到發展,充實和提高。